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的文化,虽然有了历史形式的和思潮的演变,却始终有一个一脉相传的内核。宽大、随和、飘逸是中国传统服装的基本元素。
中国称自己为“衣冠王国”。易书上就这样写:“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服装形式,从商代开始,汉人的服装形式就确定了:大襟、右衽、上襦下裳。到周代,出现了“深衣”,就是后来我们称为“长衫的那种形式的衣服”。这两种衣服形式在几千年中并存。中国的服装,是平面剪裁的,不强调人体的特征,而且是用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区别男女装,又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丝绸、麻及后来的棉成为我国的主要的服装面料,形成了和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西方服装形态方面的差别。服装是一个人造的自然,人和这个人造的自然也应该是和谐的。由这种文化造成的服装,一直是比较宽大,平直的和西方服装比起来显得更加随和、飘逸、舒适。
继20世纪50年代的“蓝海洋”、60年代的“绿军装”、70年代的“绿灰蓝三色虫”、80年代的“百花齐放”、90年代的“国际迷狂”之后,唐装是中国人充满文化的自信的审美复苏,他们欲借自己的身体和内在民族语言讲述了自身文化的魅力。男子身着唐装,神彩飘逸,气度非凡,一派儒雅俊朗,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娇媚玲珑,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 一提起“唐装”,许多人都会想到是“唐朝的服装”,那“唐装”真的是所谓的“唐朝服装”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APEC会议各园元首所穿唐装的,主要设计者余莺女士说,唐装应当是中式服装的通称,在他们设计好服装后大家一起讨论给这套服装的命名,经过了几番的研究、筛选,最后决定把这种服装命名为“唐装”,由于自古以来唐朝都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为此称中国人为“唐人”,想想,中国的服装叫“唐装”,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把住在唐人街的唐人穿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自此以后逐渐地,人们也把所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称之为“唐装”,这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
在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的当前,“唐装”的兴盛似乎可以看作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然而撇开它背后有着宏大的象征意义,“唐装”本身其实是一个颇为模糊的概念,关于这个名词的内涵,时装界有五花八门的表述,如“华服”、“中装”等。很多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唐代以降,岂无装可穿?其实不然,“唐装”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这样算来,唐装的源起时间离我们很近,因此比较容易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穿着唐装上衣,还可以配以西裤、皮鞋。外面能罩风衣,里面衬高领衫……这种特质是唐装风云再起的文化层面以外的实用因素,但这个因素在流行中同样不可缺少。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至离我们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回流行,它们回归可能通过另一种形式,就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