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
浙江嘉兴。原名
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
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中文名:李尧棠 别名:巴金、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2005年10月17日 职业: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1982年 意大利国际
但丁奖
1983年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90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2003年“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家》、《春》
《秋》 原名:李尧棠 字:
名言警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
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可是实际上他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苦痛的自白。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存在怎样的苦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巴金 只因是硕果仅存?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
冰心的赠言,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是激励。
作家卡片-----巴金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
《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到: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意,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