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黄帝大战蚩尤到底是真是假?

【山海经】的记载是真的还是传说,历史上有没有蚩尤这一人物,黄帝为何与同族兄弟炎帝发生大战?战争的理由是什么?

本节故事先从蚩尤说起。《太平御览》339卷记载:“蚩尤之时,烁金为兵,割革为甲,始制五兵。”参照《管子.地数》可知:九黎族的部落地处南方,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农业生产发展到了种植水稻等谷物的阶段;而且,已经发明了原始的青铜冶炼业。其军队使用的是青铜兵器,相对于黄帝军队的竹木石器而言,堪称“非常锋利”的。所以,蚩尤作为九黎族的领袖便或多或少有些狂妄自大,性格暴躁,“不用帝命”(不听从黄帝的命令)。实际上,蚩尤也是中华民族先祖中的卓越领袖之一。《太平御览》引自《龙鱼河图》的记述说:“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可见,蚩尤手下有81个部落(号称“九九八十一”兄弟),人口多、势力大;军队的兵勇身披兽皮铠甲、头戴青铜帽盔,所用的兵器锋利无比;他们吃的是“砂石子”(实为大米饭),力大无穷,凶狠无比。这个经济相对发达的邦国,又有一支武器先进的军队,自然就有资格耀武扬威、横行霸道了。他们肆意扩张领土,多次侵扰黄河中游和中原各地。炎黄联盟的军队也曾多次予以反击,其结果却是连吃败仗,《太平御览》称之为“九战九不胜”。经过多次失败,轩辕黄帝不得不总结教训,“退而结网”。他召集众臣商量战法,发动部众献计献策,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备战工作——首先,大鸿、应龙组织人力“采首阳之金(青铜),铸为鸣鸿刀”;“制弧矢,制甲胄”;“设八阵之形”。(见《事物纪原.黄帝内传》,《拾遗记》、《太白阴经》等典籍)就是说,他们认真改进武器装备,制造出鸣鸿刀、弓箭、盔甲等等;同时,研究和演练战术战法,不断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其次,认真研究南方战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制造和改进适于作战的工具和装备。史料中记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山洪暴发,一个名叫共鼓的将领和他的副将狄货被洪水冲走了。大家以为他俩必死无疑,都很悲伤。不料,几天以后他俩活生生的回来了。原来,他俩在激浪中撞上一棵空心的巨大枯树,便趴在树上顺水漂流了几天几夜,最后平安地活着回来了。共鼓受到启发,心想砍来大树,挖空树心,不就可以涉水渡河了吗!由此,他发明了独木舟,解决了战场上渡江涉水的难题。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木船。因南方冬天多雾,如《志林》所说的“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一次战斗中,黄帝的军队在弥天大雾下迷失了方向,黄帝本人还差点当了俘虏。针对这一问题,重臣风后便仿效北斗星,造出了指南车,能分辨东南西北的方向。据《采书.舆服志》记载,指南车上有一个特制的小仙人,伸着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这,应当是后世祖冲之造的指南车和现代指北针的鼻祖。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号角和战鼓的故事。足智多谋的常先猎到一头野牛(《山海经》中称作“夔”),牛皮剥下来晾晒在一棵空心树上。时间一长,野牛皮经过暴晒收缩了,紧紧地裹住树干。有个叫贾齐的士兵贪玩,在牛皮上拍了拍,牛皮发出“咚咚”的响声。这声音惊动了常先,他觉得这响声可以鼓舞士气。便找来一根木棒,使劲敲打起来,“咚咚”的鼓声震天动地。当时,驯兽能手王亥正在训练战马,突如其来的响声使马群受了惊吓,全都跑散了。王亥非常生气,就和常先吵了起来。幸亏轩辕黄帝及时赶到,问明情况后,劝止了争吵。 事后,常先就如法炮制,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面战鼓。后来,又以羊角为材料,制造了“呜呜”响的号角。还有一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说:轩辕黄帝屡战屡败、处境艰难的时候,女娲娘娘(九天玄女)托梦赐给他一部兵书。他熟读兵书以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强兵备战,终于训练出火兽骑士2500人,弓箭手两万人,鸣鸿刀手5万人,军队总数超过12万;还装备了战鼓500面,号角2000只,指南车136辆。我们拂去神话的表尘,可以印证黄帝为了对付蚩尤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较为充分的作战准备。因而,他就奠定了打败和消灭蚩尤的精神条件和物质基础。 可是,蚩尤统帅的九黎族本来就是一个英勇善战的部族,再加上他们适应并善于利用水乡地形和多雨多雾的气候。轩辕大军想要战胜九黎族大军,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哟! 一个秋冬交替的季节,在涿鹿地域展开了一场史前规模最大的原始战争——轩辕黄帝投入的兵力超过20万人,除训练有素的12万炎黄联军外,还有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渔猎部落的勇士约8万人;作战装备也很精良,弓箭、鸣鸿刀、号角、战鼓、指南车一应俱全,外加2500头火兽(战马)。蚩尤统领的大军也有10多万人,包括81个部落的“黎民”精壮,个个骁勇善战。《述异记》说,他们戴角披皮,“以角抵人”,状若猛兽发怒;还有“魑、魅、魍、魉”等神怪相助,能发出怪声来迷惑敌军,使其昏昏沉沉、失去理智,要么自投罗网,要么俯首就擒。战幕拉开,蚩尤站在正南方一个名叫“保岱”的山头上,号令全军将士放出烟雾——顿时,弥天大雾笼罩着战场,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而一个个铜头铁额、披甲长角的九黎士卒则或隐或现、时出时没,直杀得炎黄联军喊爹叫娘,人仰马翻。一见大势不好,轩辕黄帝果断传令:“跟着指南车,杀向正南方!”这时,大家才醒悟过来,136辆指南车全部启动,各部将士规整队伍,紧随指南车一直向南进攻……过了不久,炎黄联军抢回了战场主动权;九黎士卒则死伤惨重,节节败退。蚩尤大惑不解:漫天的迷雾咋不顶用叻?当然,他来不及找到答案,便急忙使出第二招——传令魑魅魍魉施展法术。刹那间,莫名其妙的怪声弥漫开来,缭绕在炎黄联军的上空。炎黄联军的将士们当即浑浑噩噩,竟糊里胡涂、半痴半傻地朝着怪声发出的地方冲去……就连轩辕黄帝也觉得心智全失,忘记了指挥事宜(事见《通典.乐典》记载)。幸好,联军统帅应龙心性刚强,意志坚定。他立即命令常先擂响战鼓。正如《吴子.治兵》所说的“一鼓整兵”,“闻鼓声合”,“鼓佐军威”,500面战鼓隆隆咚咚,声如霹雳,响彻云霄,震得地动山摇,总算压住了魑魅魍魉的怪声。炎黄联军的将士这才清醒过来,重又看清敌方,拉弓挥刀冲杀过去。蚩尤又吃一惊,赶忙收拢队伍,将81个部族的残余部队集结在保岱山下,列成龟形大阵——盾牌兵据守外层,四周层层相护,颇像坚固的龟壳;魑、魅、魍、魉分守四门,能攻能守,伸缩自如,又似乌龟的四肢;主力精兵则藏在阵中,由蚩尤亲自统领,就算是缩在乌龟壳里的脑袋吧,随时都可以给敌军以致命一击。布阵完毕,蚩尤十分得意,心想:炎黄联军拿咱没辙了!他狂笑几声,厉声吼道:“轩辕小儿,尔奈我何呀?”联军统帅应龙闻言大怒,立即下令擂鼓进攻。将士们冲杀过去,九黎族兵退回阵中,层层盾牌就像厚实的龟壳护住他们,叫你伤他不得!如果你要撤退,他却趁机反击,追随你的屁股掩杀一阵。这样,联军先后发起了九次进攻,不仅没能奏效,反而在龟形阵四周丢下了成千上万的尸体。其惨烈之状,被后世道家典籍《庄子.盗跖》形容为“流血百里”。当天晚上,双方收兵休整。联军清点人数,伤亡竟在三成以上。惨痛的败仗告诉大家:这样硬攻蛮打是不行的!黄帝又一次召集众将帅商议战法——据《山海经.大荒东经》、《黄帝元女战法》等古籍记载,众将帅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轩辕黄帝很有启发。其中,发明指南车的风后提到“听说九黎族人最怕龙的叫声”,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黄帝忖道:龙的叫声,有谁听闻过呢?他一边翻阅九天玄女的兵书,一边猜想龙叫的声音,忽然想到了羊角制的号角,心头一亮:“对啦!”第二天拂晓,九黎族将士早早地吃饱了肚子,精神抖擞地摆好阵形,只等炎黄联军的士卒们自来送死。谁料到,昨天听熟的战鼓声不响了,四周却响起了低沉的“呜呜”叫声。这声音在众人的头顶上空宛转低回,时而像龙的呻吟、哀鸣,时而像龙的怒吼、嗥叫,着实摄人心魄,掠人胆识。蚩尤本人也被吓得魂不附体,如痴如醉。众将士更是吓得够呛,有的蜷作一团,瑟瑟发抖;有的瘫在地上,四肢抽搐……联军将士见号角声起了作用,立即发起总攻——首先是王亥率领的2500骑火兽骑士打头阵,一阵刀砍马踏,冲乱了九黎族兵的阵形。接着,战鼓擂响,十万大军掩杀过去,势如大浪摧沙堆、秋风扫落叶,直杀得九黎族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怜蚩尤的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全军覆没,只剩极少数腿快的落荒逃走。本来,黄帝并没有打算杀死蚩尤,可在打扫战场时却发现他已被乱军所杀。黄帝十分惋惜,曾下令追查是谁杀的,结果没有查出头绪。他只好下令,按邦国诸侯之礼,把蚩尤的遗体安葬在保岱山上的一个大土穴中。关于蚩尤的结局,古籍中还有另一种传说。如《管子.四时》记为:“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遂置之为六相之首。”《龙鱼河图》还说:“制服蚩尤,(黄)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若按此说,黄帝取胜以后并没有杀蚩尤,而是晓之以理义,任命他做了大臣,且位在群臣之上;同时还让他主管军事,以控制四面八方。甚至还说:蚩尤年老病逝以后,天下重又发生叛乱。黄帝就命人画出蚩尤的挂像,以此威慑九黎族的各个部落。大家以为蚩尤没死,“八方万邦皆为弥服”。据史学权威分析,这是后世文人佩服蚩尤的大智大谋、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不忍心让他以反面人物的形象败死于黄帝手下,采用“为尊者讳”的笔法,故意安排的两全其美的结局。所以,它不如“黄帝诛灭蚩尤”之说影响广泛,但它深刻反映了炎黄部族和九黎部族通过战争而相互融合的历史真实。现代考古证明,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是九黎族的文化遗存;而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禹县固水河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遗存。后两处遗址开始出现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现象。可见,炎黄部族和九黎部族通过战争而实现的大融合,乃是形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步。看完这段故事,你认为“黄帝大战蚩尤”的是真是假呢?当然确有其事,只不过后人把他神话、夸张了一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4

传说。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

《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部落受到欺负,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蚩尤是东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大概是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个个强悍能战,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氏族。

《中华古今注》还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打了几次败仗。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后来亏黄帝部落里的大臣风后造出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黄帝部落才逃出重围(《太平御览》引《志林》)。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打得最为激烈。双方动员了全部兵力,蚩尤还请来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来帮忙。战役开始,黄帝敌不过善战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联盟,因此败退了五十里。

后来,黄帝运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才转败为胜。夸父被杀死,蚩尤逃跑,黄帝紧追不舍,终于在山西地区捉住了蚩尤。黄帝斩下了蚩尤的头,肢解了他的尸体。所以至今山西还有个解县,据说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县附近的盐池,则据说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后记》、《梦溪笔谈》)。上述当然都是无稽的神话,但反映了这次战争的残酷。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历史记载说,蚩尤战败不久,黄、炎的联盟也破裂。这是因为“炎帝欲侵凌诸侯”,争夺盟主的缘故。结果,许多部落都站到黄帝一边,联合起来向炎帝进攻。《史记》记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在现在河北怀来县。

三次战争后,黄帝部落得到了大发展,又向南进行了多次战争,征服了许多部落,所谓“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在这过程中,炎帝部落终于和黄帝部落结成了永久性的联盟。炎、黄联盟,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东一直到海,南到长江流域,西至甘肃,北抵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初定了中国的规模。

后来人们把合并后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后来又发展为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都把自己当作炎黄的子孙。

我国古书中对我们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有许多美好的传说。比如,说炎帝教给人们耕耘,教给人们“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潜夫论》)。

黄帝留给后人的遗惠就更多,有说他创制了车和船(《汉书》),有说他发明了煮饭的锅和甑(《古史考》)又说他教人民盖房屋以避风雨(《新语》),他还叫臣下苍颉创造了文字,叫伶伦制作了音乐,叫岐伯写出了医书,还叫自己的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缫丝。上述这些记载无疑是把炎帝和黄帝神化了,但是也表明了炎黄子孙们对祖先的爱戴和尊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3
综合汉文古籍记载,蚩尤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部落名称,即该农耕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同名称。蚩尤部落为神农氏氏族后裔,属炎帝部落联盟。传说蚩尤部落善长于金属冶炼和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争战失败,其遗裔大部份留居中原。据《管子》所记,蚩尤部落加入了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公职。《拾遗记》载,邹氏、屠氏为其遗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份迁到北方,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

蚩尤部落中的南迁者,与苗民、三苗有族源关系。三苗来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遗裔之名,尚有黄帝缙云氏之后,颛顼氏之后头等。

从关于蚩尤和三苗传说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由汇聚、争战、融合、迁徙待环节所构成的大规模的搅拌运动。这种搅拌运动造成了中华各族在起源形成阶段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
第3个回答  2013-07-23
我想应该是传说吧!这只是一个神话,而且这段故事非常古老,无法考证。至于蚩尤这一人物,既然是传说就不应该存在啊。据我了解,在“神话”中,炎黄二帝并没有发生战斗啊。嗯。。。。就这么多了吧,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
第4个回答  2013-07-23
史书记载有的,但是在考古上欠缺证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