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岳飞的'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看你怎么答

这个问题不是单单岳飞的一句话而已,要从整个战略和政治因素去考虑,先举例北宋,王韶平定河湟,一是为了彻底收复青海诸郡,二是为了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也是十年之功,最后在文臣的干扰下,十年争得的土地拱手送人,对西夏决定性的压倒优势瞬间掉个,变成了西夏再无后顾之忧剑指大宋西北!

岳飞的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真是一模一样,已经联络中原河北的各处豪杰,自己手下岳家军之骑兵所向披靡打的金人毫无还手之力,此时正是一举灭金最好时机,可是突然撤军后又身死,岂不让人唏嘘。两人都是对戎作战,都是文臣作梗一句话心血荡然无存,至于所谓十年之功的深层含义,不在于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占了多少地盘,而在于十年心血建立的大军和关系网,一旦你撤离了就会彻底断线,北方的接应没有了,群众基础消失了,自己的部队呢,人员将会老化,战马也会死去,就是区区自己也是阳寿将尽,所以岳飞这句话用咱们今天的说法实际意思就是“啊,我这一辈子辛苦积攒的力量瞬间土崩瓦解了,不知道我的儿子有没有我这样的决心再来一次,有的话还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最后两句话说说岳飞所恨的秦桧,他是个替罪羊,明明是我们九公子皇帝当上瘾了,不乐意收复中原迎回二帝,所以才首肯或者暗示秦桧去和金国媾和,秦桧不去就是死,去了就遗臭万年,反正他也不能流芳百世了,干脆就多活几年,死后遗臭就遗呗,所以岳飞的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是个必然,你一个高级打工仔非要大力发展戒毒灵,完事你老板就是贩毒的,你说他是由着你来啊还是做了你玩他自己的,当然是你给他让道了,没看懂这个事情岳飞说出那句话就是早晚的事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7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鄂王,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第2个回答  2012-01-17
不懂政治呗,呵呵呵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