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9-07-21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1.放翁 南宋 2.纪传 通 褚少孙
3.杜牧 铺采摘文 体物写志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大孤山:)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小孤山高耸而秀丽,大孤山虽不及小孤山
秀丽,但它四周没有沙洲芦苇,看起来好像浮在水面上
5.苏轼的诗句运用“小姑嫁彭郎”的传说,加强了全诗的情调和风趣,让读者展开想象,课文中
引用这句富有浪漫想象的诗,并对有关传说予以考证,让读者身临其境。
6.方法: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
尝,而况大軱乎!启示:(1)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
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
(2)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7.第一次是项羽被汉兵追及,自认为难以逃脱的时候;第二次是乌江亭长让他渡江时。这表
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于是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项羽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自满于所获得的战功,想要靠
武力经营天下,最终众叛亲离,导致了失败,可他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8.用了借喻(比喻),把湖面比喻成镜子.写出了鄱阳湖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景象。
9.还写了生活中的常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
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历史的积淀与胜景互相映发,更为引人人胜。
10.略(提示:此题为开放题,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作出判断,也可结合教材“相关链接二”中
的五首诗谈自己的看法)
11.示例:在江水拦住去路,项羽已无路可逃时,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
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了选择。
司马迁写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但却不忍爱马被杀,把它赠给亭长,显出了项羽重情义。最后,司马
迁又再加上项羽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使一个末路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12.用了排比和对比,借古讽今。针对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秦始皇穷奢极
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却在辛勤劳作-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人力物力,导致灭亡,以此讽喻当今
帝王。
13.(1)语言描写。通过大铁椎的活,我们可以看出他极有抱负,想与真正的英雄为伍,干一番
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同时,他行事敢做敢当,不连累他人。
(2)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一场惊心动魄、以寡敌众的厮杀,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铁椎的威武雄姿。
(3)环境烘托。“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了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
阵、沉着应战的姿态。(4)人物衬托。以豪贼人员之众、来势之凶衬托了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
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当的神威。威名远播的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反应也从侧面写出了这场
决斗之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同时也形象地印证了大铁椎的知人之明与泣天神威。
(5)作者评论:作者把大铁椎和行刺秦始皇的“力士”作比较,可以看出他对大铁椎的推崇。
14.略 15.略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2.祸患常积于忽微
3.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兔起鹘落 4.伯 仲 叔 季 太牢 少牢 5.悼词 祭十二郎文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作者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句
话。这句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
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上文的作用。
8.未赂秦的齐、燕、赵三个国家。观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9.两国形势、环境相同,都处在秦革灭殆尽之际;两国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两
国灭亡的原因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于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10.“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
击六国的政策。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了连接作用。
11.这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
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掌权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12.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
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
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出现“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
13.借古讽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14.对比论证。成败“皆白于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盛:“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衰: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16.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历史教训(实际上也为一般人提供历史教训)。
17.示例:庄宗受矢,太庙藏之。每逢出征,则遣从事。以太牢告祖庙,请三矢于灵前。盛以锦囊,负而前
驱。凯旋而还朝,纳矢而人庙。分析:全部使用对偶句,显得板滞。奇偶并用,长短错落,给文章注入灵
动之气。
18.(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而如今侄儿
又撒手西去,儿于,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自己。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29岁才开始人仕途,到36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辗转迁徙,在京城、汴
州、徐州等地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
19.作者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叙写,意在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
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
20.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
相称,像是与侄儿面谈对语,异常真切,使人很容易感受到叔侄情深,感受到作者的悲痛。
21.作者一连用了三个“邪”字,表现了他乍听到噩耗时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是否可靠的心理
状态。连用三个“乎”字,强化了质疑的语气。作者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他感觉像是在梦里一
样,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仍然觉得侄儿已死的消息是误传。连用四个“也”字,前三个“也”字带动了三
个判断句,强调消息的不可信,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能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后用七个
“矣”字,表达了肯定、无奈的语气。句句紧扣前面的追问,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无情
的印证,天意难料,天理难推,神明不明,寿命不可预知。这些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作者情感发展变
化的节奏,也准确地抒发了作者不愿相信、不能相信而又不得不信的失去亲人的至悲至痛之情。
22.示例:《祭十二郎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作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于叙事之中生发出无限的悲
情。韩愈与十二郎,在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又因为家族的、亲情的和年龄上
的关系,韩愈与十二郎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这是韩愈写作本文无需为文造情的感情基础。祭文追忆
了幼时与十二郎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借其嫂的话,突出了家族的苦难和凄凉孤单;又一一追述了自己离
家之后叔侄短暂的几次相聚,突出了十二郎的遽死给自己带来的无可弥补的精神创伤。问十二郎究竟患何
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得作者锥心的痛楚。整篇文章行文质朴自然,情深语切。如
第十一段先说与十二郎“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的痛苦,继写自己“不孝不慈,而不得
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的无奈,再表达“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的凄凉,三个
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未能与十二郎生前相互照料的无穷遗憾和死时不能亲临吊祭的深深内疚。其他诸如
“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之类的句子,文中更是反复出现。
23.第①段写其妹死后不能回归故里,竟葬在离家七百里的异地,一开头就充满无限哀伤之情。
第④段直抒悲痛之情,“哭汝”、“奠汝”与第①段悲情相应。结束时连说“呜呼哀哉”,呼应第①段的
悲叹,使悲痛的气氛回荡不息,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24.幼年读经书,“爱听古人节义事”,因而“以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的悲剧。指出了“识诗书”是亡妹
一生悲剧的根源。虽然作者还不是旗帜鲜明地提倡反对封建礼教,但他对于妇女的守节,对于吃人的封建
伦理道德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示了怀疑。这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对人的精神毒害,具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
25.写幼年共同捉蟋蟀时,妹“奋臂出其间”,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情态;写兄妹共同读书时,妹“梳
双髻,披单缣”,显示了她稚嫩可爱的神态;写作者远游时,妹“掎裳悲恸”,作者中进士返家时,妹
“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这一恸一笑,表现了纯真的兄妹之情、总之,这些细节描写都表
现了妹妹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天真无邪、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
26.从地理位置上看: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从历史来看:秦国出兵六国必先解决
韩、魏问题,否则恐有后顾之忧i“厚韩亲魏以摈秦。”
27.(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
自相残杀。 (2)苏洵一文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一文是就史论史,
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3)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
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
光,见利忘义。
28.(1)韩、魏两国阻挡了秦国出入的要道,遮蔽(掩护)着骰山东边的诸侯国家。
(2) 不如厚待、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29.略 30.略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1.(1)韩愈 柳宗元 (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序天伦之乐事 开琼筵以坐花
(4)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5)君看流水尚能西
2.B(《秋水》是《庄子》中的篇目。) 3.D(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古文家。)
4.例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赏析:运用排比,描写郭橐驼种树娴熟的技
术细节.简洁却义详尽,连用四个“其”和“欲”,一以贯之,造成一气呵成的效果,其说话的神
情、口气毕现,自信、智慧的郭橐驼真实得让人触手可及i 例2: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赏析:以短句排比摹写“吏来而呼”时神气活现的情景,节奏快。把排比中的“尔”(或“而”)稍
作重读,造成循环的语言效果,“扰民”之态便更为突出。
5.我与他们三个人的为政才能不一样。
6.描述略。评价:这幅与民同乐、天下太平的图景,强调以礼乐治天下,符合儒家思想。
(或:曾皙描绘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追求的是心境的淡泊、灵魂的自由。)
7.提示:主要是曾皙的理想符合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而且曾皙说得也含蓄委婉,态
度谦逊。也可以认为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
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
8,游赏的缘由 游赏的过程 自然景物 同游人的情况 思想情绪
9.文中句式多变,长短相间,有多处上下两句构成整饬、巧妙的对仗,中间夹有两个间句.引人
思考,读来抑扬顿挫。
10.运用拟人手法。认为是春天主动用美丽的风光召唤自己,是大自然把各种美景全部呈现出
来借自己享用,富有情趣。而句中以“阳”饰“春”,暖意融融;“景”前着一“烟”字,阳气蒸腾;
“文章”一词,则写出风光多姿多彩?
11.李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虽有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却没有醉生梦死地追
求宴饮之乐。从序文中可以看出李白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12.如胶似漆,其乐融融。
13.译文:听说姐姐家有一个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奇”处:稚气未脱的小妹们的一句平常
的问话,妻子竟在丈夫面前津津乐道,这透露出的是妻子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南阁子”就
是丈夫读书的地方,妻子自得于“南阁子”,实际上是自得于丈夫,是对丈夫的一往情深。
14.(1)归有光散文写人的特点是:①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形声兼备,亲切可
感、如写母亲以指叩扉,祖母以手阖门,妻子凭几学书,都让读者有亲眼目睹之感:②自然
之中注意用笔的变化。如语言描写,写母亲用转叙,写祖母、妻子则用直叙;祖母的语言描
写最多,共有三次,其中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一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
所显示的心理也不相同。 (2)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含而不露,不去刻意追求
强烈的效果,却感人至深。结尾一句,使人仿佛看到归有光独白面对枇把树,胸中如有千言
万语,欲吐却难畅,物是人非之叹,对亡妻的思念,尽在不言中。
15.(1)以民俗的懒惰及自身的迂腐来突出妻子的能干与用心。 (2)表现妻子的善良与感
恩之心。两人相继去世,突出了无以言说的悲情。 (3)借自己老父的话,把全文的感伤情
调推向了极致,有一种“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眼泪汪汪”之感,并巧妙交代写作目的。
16.侧面暗示妻子王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正面写她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善
处邻里、善待亲友,理解丈夫的品行。
17.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似废话,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自乐之情。
18.夫妻。衬托作用:妻子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
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19.妻子幽默地表示反对,自己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
自然的态度。
20.描绘了书斋主人为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家人和宾客等于脑后的痴醉癫征的状态,
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21.提示:如家庭教育方面,可以从下列现象着手改写:如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
康,少得病,长得壮,长得快。于是,有的家长就过分地关心孩子的冷暖,不许孩子出门到产
外活动,风天怕吹着,雨天怕淋着,晴天怕晒着,暑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再如,有的家长
生怕孩子营养不良,什么巧克力、牛奶、麦乳精、蜂王浆……一个劲儿地往孩子嘴里塞。又
如,孩子上学后,有的家长又任意给他们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
了,家长还要另外补充作业;孩子在学校学完了功课,回家后还要吃“小灶”;在学校上学的
同时,还要孩子参加校外学习班等。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