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总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柠檬发现,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发脾气,有时候甚至在教育孩子时理所当然的发火,这个时候口中的“为你好!”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吗?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坏脾气更多的是发泄,并且发泄的后果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这是因为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如果经常发脾气,是很容易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论你怎么发火、打骂孩子,孩子就是不配合,能反抗就反抗,然后还可能会不断地做出让我们更加生气的事。而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可能在他长大之后,也会模仿家长的习惯,变得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或者家人,对事物充满了抱怨。
如果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一直承受家长的脾气则可能会让他们日益沉默寡言,然后不愿意再听你说话。而处在坏脾气带来的家中会让孩子心中充满了负面情绪,不愿意表达的他们只能埋在心里,长此以往,就会变得越来越消沉、多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
其实,家长每次发脾气都像是一把剪刀,在慢慢剪断、破坏父母和孩子建立的关系,也一遍遍的在他们心中造成不可磨灭的痕迹。
事实上,当我们不发脾气时,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事,已经为挨骂做好准备后,我们选择了理解、宽容和平静的解释,这时孩子反而会反省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不对的地方。有些孩子在我们收起脾气之后立刻就会有改变,而有的孩子则需要一次次的试探,考验我们的耐心,这就需要家长真正的将脾气变好,而不是几次的虚假对待。
相信听到这里的家长一定很郁闷,谁都知道脾气差不好,可到底怎么改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不发脾气。因为这东西,你不发,它就不存在;相反,如果不加约束,只会越来越大。
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都证明,我们的行为助长自己的情绪,摆出暴力姿态的人,只会让自己更加愤怒。所以,如果你看到孩子调皮捣蛋,先双手叉腰、眉毛倒立、眉头紧锁,你一定没法好好的跟孩子说话。当然,改起来也不难,从生活中每一个想要发火的瞬间来练习,感觉到自己生气后,先检查你的身体语言,放下每一个充满敌意的动作,比如指向对方的手指、绷紧的肌肉、凶狠的表情等等,极力放松自己。
然后再控制自己的语言,不要让伤害别人的话脱口而出,即使生气也不要任意表露情绪,事后可以再用其他方式发泄出来。因为要想变成好脾气的人,必须一遍遍的与好脾气相逢,尽量不让坏脾气有出来露脸的机会。
你可以给自己立一个规矩,不论多生气,都不立马发作,要是不小心发了脾气,也要立刻收住,告诉自己“等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买一个半小时的沙漏放在那边,然后在这半小时里,去做一些转移注意力并且能让自己心情好的事情,比如出去走走、唱歌、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给朋友打电话等等。
或者你可以准备两张纸条,一张写上自己发脾气时的情况,可以是发脾气时做的事情、说的话、造成的后果等等。第二张纸上写下你想要改变坏脾气的愿望,具体的描述一下好脾气的优点、以后的影响、自己的决心等等。
然后立刻将第一张纸条狠狠撕碎、烧掉或者冲马桶里,把坏脾气销毁。再将第二张纸条贴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规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想发火,都要先跑过去看看纸条,看完再决定发不发脾气。
这两个方法我们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只用一种,你们有其他好的措施也可以留言告诉柠檬,我们一起分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