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制型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 有过高的期望, 缺少宽容, 有太多的限制, 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2. 溺爱型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3.自由放任型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样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工作繁忙、交际应酬多、业余时间少的父母,一心扑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
放弃完美主义,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有这样一位农家孩子,父母只有小学文化,然而他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帮助二弟、三弟考上了博士,他,就是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董进宇博士。日前,成都市妇联、三原外国语学校联合主办家教专题讲座,董进宇博士莅临现场与六七百名家长进行了交流。从1982年起,董进宇就开始涉猎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他坚信,只要方法正确,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而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无条件地去爱孩子,着重培养孩子的六大精神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和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的方式,或者说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兴趣和品质优劣。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集体教育,他们本身的智商并没有太大的差距,那么什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呢。我的体会是家庭教育,那是真正的个体差异化教育。孩子要一个快乐童年并没错,但如果仅仅只是快乐了一个童年呢。人生的路,岂止只有一个童年。可惜似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的父母常说,我小时什么也不懂,不也今天挺成功,他们忘了他们所处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的动荡和转型给了他们很多机会,我本身也是受益者之一,但以后的社会,不再是草莽英雄的时代,更多靠的是真本事和实力来决定命运。在我看来,教育的过程,只不过就是更有目的性和目标性的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之最终诉求,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