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array_splic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array, null given in /www/wwwroot/aolonic.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216
什么是槟榔? 15-

什么是槟榔?

槟榔有什么好处?槟榔又有什么坏处?各种程度如何?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英文名为Areca, Betelnut, Pinang。在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台湾等热带近海的地方。槟榔的种子,有仁频、宾门等多种称谓。自古以来槟榔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时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海南待客有 “茶,烟,酒,槟”等四种等级,槟榔只有在迎贵宾,婚庆等重大节日才摆上筵席,可见其地位。目前随着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槟榔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中了。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即使墨客骚人对槟榔也情有独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曾写过“红潮登颊醉槟榔”的佳句。鲜食槟榔有一种“饥能使人饱,饱可使人饥”的奇妙效果,空腹吃时则气盛如饱,饭后食之则易于消化,可谓人间仙果。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不仅如此,槟榔还有治青光眼、 血压增高、驱虫等症的效果。

槟榔的生理药性与签别

中药名称
槟榔

拼音名
Binglang

英文名
SEMEN ARECAE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 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
   (2) 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加氯仿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氯仿10ml洗涤一次,合并氯仿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ml 及水20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氯仿10ml洗涤一次,弃去氯仿液,加浓氨试液调pH值约9,用氯仿提取2 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炮制
  槟榔 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炒槟榔 取槟榔片,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8g,精密称定,置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加乙醚80ml,振摇后加氨试液4ml,振摇10分钟,加无水硫酸钠10g,振摇5 分钟,静置俟沉淀,分取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残渣用乙醚洗涤3 次,每次10ml,合并醚液,加滑石粉0.5g,振摇3 分钟,加水2.5ml,振摇3 分钟,静置,至上层醚液澄明时,分取醚液,水层用少量乙醚洗涤,合并醚液,低温蒸发至约20ml,移置分漏斗中,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20ml ,振摇提取,静置俟分层,分取醚层,醚层用水振摇洗涤3 次,每次5ml,合并洗液与酸液,滤过,滤器用水洗涤,合并洗液与酸液,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即得。
   每1ml 的硫酸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 3.104mg的C8H13NO2。
   本品以干燥品计,含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C8H13NO2)计算,不得少于0.30%。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
   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用法与用量
3~9g ;驱绦虫、姜片虫30~60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